翟工不自觉再叹口气。
罗南知道,翟工的心态已有所变化,就是心底还有道坎儿过不去。他想了想,走到工作台前:“刚才听你讲,缺少参数是吗”
翟工心里乱得很,他摘下便携显微镜,轻捏眉心:“其实是研究方向的问题。动能转化只是最简单的一步,如何储存,如何做功,如何在这种精密结构上呈现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工程学这边我不太懂,可要说方向,我建议以它作为出点……有笔吗”
说话间,罗南要了绘图的电子笔,就在三维投影区域、影子蛛网之上,画出图形。
有多年写的功底加成,电子笔的莹光线条顺滑流畅,寥寥数根弧线,就在最粗的触须前端,画出一个圆球。
紧接着,笔尖又切着圆球的球面,绘出一个正四面体,继而在更外围,贴住正四面体端点,画出一个更大的圆球。
翟工看清了罗南操作的全过程,也看清了他绘制的这组图形,当下呆住。
圆球、正四面体、圆球,三个图形,层层嵌套,关系明确,而且图形的连接处、覆盖区域,都与机芯的三层触须结构有大量重合之处。不是“一板一眼”的对应,却有种赏心悦目的契合感。
在工程学领域,单纯的感觉是不可靠的,但感觉往往是成功的先导。
“原型格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