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者,以罗南的家世,没有时间、精力和条件从哪个老师身上,学到如此完整超前的知识体系,他有另外的获得渠道,而目前的他很可能只是借助这条渠道的文抄公、搬运工。你选择哪个”
郑晓苦笑,但还希望劝一劝,便斟酌着回应道:“您这么一说,生而知之者,确实是可能性最低的选项。可老师的话,比如他那个已经疯掉的爷爷,还有已经确认死亡的父母……”
李泰胜冷笑:“罗南声名鹊起以来,各方势力都对他的家庭情况、以及其祖父的格式论进行了再研究、再发掘。可结果是什么”
“这个……”
“太多人失望了。经典的格式论理论,仍然是古典哲学和神经生物学杂糅的怪胎。也许这门理论确实在荒野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相较于近十年来原型格式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套理论已经全面落后。”
李泰胜盯住郑晓,神情严厉:“你觉得,罗南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在并非‘天资神授’的前提下,能够将这套理论推进到现在这样不可思议的程度”
连续的反问句式,让郑晓难以招架,只能一个苦笑接一个苦笑。
李泰胜帮助郑晓下了定论:“好了,用最简单的排除法,我们必然选c。既然如此,渠道何来知识体系何来”
此时,李泰胜的眼睛闪闪放光。
郑晓心底却是“咯噔”一声,结合自身的经历,猛然间就明白,这位究竟是怎样的判断和打算。
这般情形下,郑晓无论如何都不想让李泰胜走极端,绞尽脑汁考虑一番,终于硬着头皮道:“问题在于,就算是选项c的本身,也可以再进行分解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