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承乾造反被废以后,李世民立了李治为太子,不久之后,李世民觉得晋王李治仁弱,便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朕立稚奴为太子,然而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朕,朕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坚持反对,李世民说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李世民听完,最终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然而长孙无忌真的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左右太子的人选么?
如果长孙无忌真有那么大能量,李世民不是傻子,没想过外戚专权的问题么?
在林轩看来,李恪没能当上太子,是因为没人支持。
当时是贞观十七年,大唐建立二十六年了,朝中前隋的大臣,死的死,老的老,已经没剩几个了。
李世民如果强行立李恪为太子,等李恪登基,很可能会出现兵变。
为了大唐的稳定,李世民不得不打消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
可见,朝中大臣的意见,非常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