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浩处于忘我境地,完全置生死与不顾。
张君浩不知道已经击毙了多少鬼子,反正只要专注瞄准,调匀好呼吸开枪,几乎是百发百中。只要枪在手,张君浩就与枪仿佛融为一体。枪管是张君浩的延长手臂,射出的子弹是张君浩喷发的怒火。
在枪林弹雨中能活着,是老天保佑,死在战场上,是军人的荣耀。
张君浩想得极为简单,他是怎么想的,也是怎么在做。
张君浩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如此广阔战场上,他觉得自己连只蚂蚁都不如。
张君浩把自己定位为战士,活着就要打仗,死了,就抛尸荒野。
古人所说,马革裹尸,他不敢奢望,就连坟地他都不敢有拥有念头。
数万人在同时打仗,几千人已经战死,队伍必然会撤退,日军还会替中国军人收尸,好好埋葬的?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日军绝对不会。
按道理,张君浩如此神勇战斗,应该拥有必胜信念。
事实上张君浩一点胜利信念都没有,张君浩对中日两军实力有着清醒认识,而且赵团长早就明确说了,仗只用打到中午。说明队伍在此打仗的目的,只是为了阻击日军,迟滞日军行动,为其他部队抗击日军赢得宝贵时间。
要想打败如此强大日军,必须要有数倍于日军的兵力,暂9军不是主力,是杂牌军,武器装备极差,仗能打到这个份上,已经相当不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