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浩在抗战道路上大踏步前进,顾祝同好想拽住张君浩的脚,让张君浩就止打住。可是,顾祝同又不能明令张君浩停止打仗,只能给88军和49军下达不许参战命令。
总裁收到顾祝同转发去的张君浩的电报后,之所以迟迟没有表态,是因为总裁也不想这么快就把金华之东阳一线收复了。总裁以为因为49军和88军兵力有限,假如接防金华之东阳一线后,广大山区和农村地区必然控制不住,会沦为新四军的天下。总裁很想现在就把张君浩调走,但鉴于张君浩在打仗,只怕给张君浩调令,张君浩不听,刺激了张君浩,使张君浩豁出去,和新四军混在一起,甚至加入新四军。
张君浩一旦加入了新四军,第三战区哪还能控制张君浩?
事态会变得更加严峻。
总裁索性不表态,静观战局发展。
总裁毕竟是总裁,格局当然比顾祝同要大。他想万一张君浩凭目前的兵力,真的消灭了日军22师团,甚至收复了金华与东阳一线,那就让49军和88军过去接防,而且还要通令嘉奖张君浩。
49军和88军兵力不够问题,以后慢慢解决。
张君浩消灭日军22师团后,就立即把张君浩及特混战队调往云南,让张君浩参加远征军。
张君浩一离开浙江,他就立即命令第三战区放手剿灭新四军。
张君浩假如等第三战区回复,等到黄花菜凉了,都不一定能等到。所以,张君浩作出的决定,是及时的,也是明智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