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其一,琉球自明时便朝贡,明败于萨尔浒,关外尽失,中原有陆沉之危。尔等既为宗藩,却不出一兵一卒拱卫中华礼仪之大。”
“此一罪也,王国当降为公国。”
“于其二,新朝鼎立,以保天下为大义。琉球知新朝鼎立,亦知保天下为本朝大义,却依旧瞒报倭人事,以致知此事者,无不耻笑天朝。”
“此二罪也,公国当降为侯国。”
“于其三,倭学兴盛于琉球却不管、汉学衰弱于那霸而不问。国中汉学日衰、倭学日盛,虽倭人亦谈孔孟,但非正途。不守正则偏。”
“此三罪也,侯国当降为伯国。”
“于其四,为迎伪明,割地于倭国求款。朕非恨汝侍奉伪明,其时本朝不近海,恐琉球亦不知,总归没有侍奉东虏,此罪可赦。然朕恨割地以为区区九千两白银,需知社稷无价,此诚为大罪!若此无罪,日后子孙皆以恶小而为之,今日割一城、明日割寸土,国岂能久?”
“此四罪也,伯国当降为子国。”
“此四罪,非朕所能恕。至于你,既曾有心,奈何无力。天使既至,亦能早早反正,又自知己罪,朕以仁义而治天下。此罪可恕。”
“尚敬,仍守琉球宗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