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让人放出风去,他准备在辽南办理一座可以容纳两千人的大学堂。
与全旭合作过商贾们闻风而动。
没有人是傻子,这是全旭想打秋风,如果他想自己建学院,就像在全家庄镇一样,一声不响,马上建造起来。
现在事情没有影子,就放出风声,那自然是有所求了。一时间,前来拜访全旭的人连绵不绝。
“拜见修武伯,在下徽州歙县程敬贤!”
“徽州,徽商?”
全旭知道徽商,成化年间,徽商相继打入盐业领域,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
“听闻修武伯欲建学,敬贤家资不厚,没有攒下多少钱,若修武伯不嫌弃,程某愿意投资六万两银子!”
“你确定是投资,而不是捐献?”
全旭知道这个时代的商人,与后世几乎一模一样,喜欢做慈善扬名,比如说在全家庄镇的金梯书院,这座学院虽然是全旭出资建设,后继,几乎没有花什么钱,前往全家庄镇做生意的商贾们,就不约而同的向金梯书院捐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