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杨大眼眉宇又是一皱,迟疑一会儿,方才开口问道:
“元直你说,这安国朝堂之上如此,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杨大眼平日里虽多是一副混不吝的莽撞人模样,但实际上智商并不算低。不过上了一次安国的朝会,便已然察觉到了安国如今的不对劲。
只不过他到底文化不高,只是觉得有些异样,却无法明确地说出心中的感觉,只能以“不对劲”来形容。
徐庶闻言,轻笑一声,将手边的折子递给了杨大眼,道:
“这是陛下批复过的折子,大帅你不妨看一看!”
杨大眼闻言,眼睛顿时一瞪,微微昂头,毫无羞愧地道:
“我近来很有长进,学了不少字。但元直你的奏折咬文嚼字的,我是看不懂的!所以你直接和我说吧,陛下可是又交代了什么?”
听到这话,徐庶只能收回了奏折,开口道:
“此前我刚刚随大军入驻升龙府,便察觉到城中气氛不对。留心之后,却是发现,安王殿下大义已失,安国朝政不稳,民心不存。文武百官,勋贵宗亲,乃至安王殿下,都毫无心气,应对政务极为敷衍,这便是根结所在!”
古往今来,这丧失自主的傀儡政权都是这幅德行。之所以这般,原因有很多,自身局限性、天下人所追求的正统性、国中民心、文武百官的心气……若细究下来,能说上太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