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终于开口说话,只是那声音却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此诗已在杭州街头广为流传,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听了这话,高权竟是抓耳挠腮起来,不断颤动着手中的宣纸说道:“一定要找到这位西楼先生,将府衙内的人手都派出去,快些去,快些去……”
当朝皇帝赵佶虽然管理国家的本事不咋地,但却是个出色的艺术家兼书法家,其独创的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风姿绰约,真真是名留了千古。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老大喜好文墨与艺术,下面的各层级官吏自然要更甚之,若有好诗呈到御前,更有可能受到官家的赏识。所以,此时的宋朝,若遇好诗好画,所有的“儒雅”宋人都会将其视为至宝。
眼前这首诗,自然是要写道奏章递到御前的,只是不知何人所作,这奏章却没有办法写,因为官家一定会问“这是何人所作?”。
另一边,宗泽与李纲已经收拾好了行装。两人对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两个失意人今日便要分别,各自踏上未知的路途。以宋朝此时的交通状况,任何人都不敢确定,与亲友一别后是否还会有再见之日,就此生死两别的情况比比皆是。
李纲拱手道:“汝霖兄,今日一别……”
就在这时,院子里一名同住官驿的年轻官吏突然大笑起来。“得见此等佳句,今生再无憾事啊,哈哈哈……”
李纲与宗泽对视一眼,连忙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却见那唤作秦会之的年轻官吏却笑得背过气去,直直躺倒在地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aiyuangabio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