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赵佶还通过行营使司和发运使司,从镇江向东南各地接连发布“圣旨”,耍上了尚未退位时的权威。圣旨中不许东南各地官府向都城汴京传递任何公文,不许东南各地驻军开赴汴梁勤王,并且截留路过镇江的三千两浙勤王兵,作了自己的卫队。
更可怕的是,赵佶竟然还不许东南各地,向汴梁城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
此时的汴梁在打仗啊,连勤王的宋军带物资补给全给扣下了,这赵佶还真是没拿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当回事。
赵佶这样做是在告诉赵桓,东南之地是他赵佶的,赵桓不许插手。可汴梁正打仗呢,赵桓哪有能力插手?
田十一在茶楼之中听多了赵佶的“丰功伟绩”,起身出了茶楼,觉得自己来得晚了些。应该早一点过来,直接送赵佶到哪个荒岛去做钓鱼公。
来到赵佶的行宫不远处,却发现正有无数军民扩建行宫,砌房盖屋,大兴土木,移植花竹,购买园池,科须百出。
此时跟在十一哥身边的南行司密谍小声禀报,说是这里给赵佶干活的官军,每日就需要六千贯钱的工钱。而赵佶的行宫,每日连大兴土木再加上皇室宗亲的花销,每天竟是需要二十万贯。
二十万贯啊,这只是一天的花销。这些钱当然不是赵佶自讨腰包,据说都是从国库出的。虽然国库在汴梁,但这天下都是老赵家的,赵佶自然会有“变通”的法门。
其时真正促使田十一来镇江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停止搜集了许久的“花石纲”,在赵佶来到镇江以后又开始了。因为镇江行宫里没有艮岳,太上皇有些想念被花石围绕的日子。
国难当头,赵佶竟然在镇江搞出这么多混蛋事来,若是不把这老小子给弄走,宋朝估计很难挺到下次金军南侵了。
其实田十一很有一刀砍死赵佶的冲动,但一来赵佶往日里对十一哥还算不错,二来若真杀了这位太上皇,天赐军与大宋朝就算翻脸了。无奈,也只好请这位太上皇去舟山作客了。
此时的镇江足有十余万兵马,大多都是东南各州府的驻军。这些宋军本是要去汴梁勤王救驾的,结果全被赵佶扣下来充当了自己的禁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