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丰收的背后(1) (2 / 3)

作者:德鲁伊爵士 最后更新:2023/8/3 21:56:02
        5地中海驯化地。在地中海区,主要为人类驯化了大麦、燕麦等粮食作物。

        6中国北方驯化地。主要在早期驯化成功了谷子、大麦、荞麦等重要作物。

        早期的植物驯化主要局限于粮食作物的驯化。这与那时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和处境是相符的。

        植物的驯化,传统的方法一般比较原始,程序简单但时效性可能很长,产量也可能不够高。这些方法主要是直接利用植物的种子或者块茎进行种植培育。比如,种玉米、水稻、薯类等作物。

        在改进过程中,人们逐步通过改善植物的土壤等生长环境,以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为达到增产效果,人们施撒各种有机和无机肥料。但不管如何,其前提是尊重植物的自然生长特性。

        可以说,通过驯化植物,人类获得了稳定的植物性粮食或经济作物的供应。但反过来说,植物也因为有了人工的干预而获得了更好的生长机遇,甚至有说法认为,不是人驯化了植物,而是植物驯化了人。

        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维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

        这一切在大约1万年前全然改观,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从日升到日落,人类忙着播种、浇水、除草,一心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水果和谷物。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农业革命。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是由人类脑力所推动的进步故事。他们说演化让人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于是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等到这件事发生,人类就开开心心地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

        但这个故事只是幻想。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