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被抓住刚毛以后有些不适,抖了抖身体,但是在美食和惩罚的双重压力下,这只苍蝇很快又平静下来。
主角示意一只工蚁又吐了一滴蜜露喂苍蝇。而他自己则坐在苍蝇的背上思考。
该怎么控制这只苍蝇行动呢?
现在通过触角传递信息包的方式,倒是可以很直观的告诉苍蝇该怎么做,效果非常好。
但是这种指挥方式非常不便捷。
不仅需要骑乘者花费大量时间去构建信息包。而且骑在苍蝇背上的时候,除非爬到苍蝇的头上去,不然骑乘者根本够不到它的触角——苍蝇的触角太短了,而且会四处摆动。
弄根缰绳怎么样?主角想到人类控制马匹的时候,都是通过缰绳来操作的。
马的缰绳可以套在马嘴上,那苍蝇的缰绳套哪儿呢?苍蝇的口器看起来可不像能套上缰绳的样子!
绑苍蝇触角上怎么样?苍蝇的触角相当于鼻子的作用,而牛缰绳不就是拴在牛鼻子上的环上嘛!
于是主角立刻让工蚁出去拿来了一根蚁丝,蚁丝的坚韧程度足以胜任缰绳的要求。
主角跳下苍蝇背,自己去绑缰绳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