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此时宰执,以王曾和吕夷简为代表,都是当年王旦提拔上来,与丁谓和王钦若对抗的,王旦对他们实有知遇之恩。王素却脾气古怪,并不去巴结他们,之后的日子只是跟着徐平一起窝在小院里编书。他家里藏书更丰,不时弄些绝版书来,印刷之后存起来。
大家都是年轻人,除嵇颖年龄稍大,三十出头外,其他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编书饮酒,相处融洽。
新科进士已经形成了一些小团体,文彦博、包拯为核心是一群,大多是中下级官员子弟,韩琦兄弟和吴育又是一拨,大多都是中上级官员子弟。他们都是出身官宦世家,从祖上开始就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作为同年自然越走越近。
徐平这里的除王素外都是出身寒门,也攀不上什么高枝,出去走动也没个由头,便干脆窝在这个小院里等着授官。其中又以徐平门第最差,父母两系怎么追溯都是平民百姓,新科进士里也是独一份了。要知道连程浚祖上都有人在唐朝当官,勉强算是官宦世家。
徐平惟一认识一个做大官的就是张知白,朝廷却不许新科进士拜宰执,想结人缘都找不到门路,也就绝了那份心思,听天由命。
官员士大夫是一张巨大的网,通过世交婚姻连结起来,无所不在。真正的寒门子弟,即使进士高中,除非有逆天的机缘,也只能在中下层沉沦。宋朝中级以上的官员,以荐举制为主,朝中无人难做官。
好在徐平也没有做大官的志向,只想趁着年轻在外面做上几任,到了中级官员不能正常晋升的时候便回家逍遥。理由他都想好了,那时候老爹徐正差不多七十岁了,在家尽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四月十三,林文思选的好日子,徐平和林素娘成亲。
两家都是人丁单薄,为了热闹,本想向同年进士广发帖子。却不想事不凑巧,本届进士年龄最大的王镐在四月初十去世了,连琼林宴都没等到。真不知是可怜还是该庆幸,这一辈子好坏捞了个进士在身上。
因了这个缘故,徐平只请了与自己熟识的几个同年进士,除了自己院里的小团伙外,就只有程浚一人。
大阳刚刚升起,王素与位同年一起相约来到徐家,交了贺礼,径直来到徐平的小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