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吩咐了看马的庄客,把马的缰绳解了,开了栅栏,让马到外面的草场去。
看着马群离开马棚,陶六对韩琚道:“韩判官看,这些马都已经受孕,行动起来便不如平常快捷。马有灵性,知道爱护肚子里的小马呢。”
几人又随着马匹到草场里看了一会,见太阳已经升高,徐平对陶六道:“群牧司今天来看的最主要是让马受孕的法子,天色不早了,你找人做给韩判官看,免得误了时辰,今天赶不回京城去。庄子里荒僻,住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徐平可没心思陪着梅学士在这庄子里玩耍,事情早了早回,要想放松等过两天端午的时候再回庄就好。梅询的地位在那里,徐平陪他可是累得很,根本放松不下来。
几人离了这处马场,到了一处偏僻的马棚,周围都用栏杆围起来,栏杆比刚才的马场要结实得多,整个如同一座大院子。
进了里面,马棚也比刚才的精致,而且三面围住,只留着朝南向阳的一面敞开。此时棚里面只有三五匹马,俱都长得雄骏壮实,一看就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陶六道:“判官,这是庄子里特意挑选出来的种马,都是高价买来的青唐马,一匹要好几百贯呢!最右边的那一匹,就是昨晚牵去让梅学士看过的。”
韩琚看了,心中暗暗称赞,这庄里的种马可比牧马监里的讲究多了。马监的马,最好的都挑出来送到骐骥院里去,专供皇帝乘舆及赏赐王公大臣,哪里能够把最好的马留下来做种马?而且骐骥院不属群牧司,他们那里的好马更不会拨出来。
此时马监养马也不注意品种,只是按照马格分等,繁育就更加随心所欲,哪里知道最好的马有什么血统。反正就是杂在一起混养,出不出好马完全靠运气。
韩琚左看右看,越看越觉得这些种马神气得让人喜欢,开口问陶六:“待诏,这里的几匹种马,一年可以让多少匹母马受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