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优势,湖山曾经也是一个小型的工业基地,有钢铁厂,水泥厂和冶金厂。
只不过这些企业因为所有制的原因,在近二十年的市场大潮冲击下,变得举步维艰,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湖山一直想盘活资产,引进投资,可也不知怎么的,这些年,就来了一些鞋厂,塑料制品厂,高科技企业没有,大型投资项目也没有。
钢铁厂和水泥厂引入了两家战略投资者,但是成效并不理想,钢铁厂还是死气沉沉,水泥厂则是优良资产被掏空之后,又要打算重组了。
其他的就不说了,胡铭晨没什么兴趣,但那个冶金厂在胡铭晨的眼中,似乎算是不错的标的。
说起来,这个冶金厂比钢铁厂和水泥厂过得还不如,现如今,连工资也发不出来。
会有这样的境况,是因为他的设立,本来就属于旁边一个县里大型铜矿的附属项目,那边开挖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铁路运送过来,提炼之后,再将成品通过铁路或者水路运送出去。
但尴尬的是,本来预计开采四十五年的铜矿三十年就没了,已经关停了。
没有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这冶金厂不就成了摆设吗?
他们试图拓展其他渠道,摆脱困境,偏偏就是要么距离远成本高不划算,要么就是技术不对口。
然而这一切恰恰对胡铭晨来讲是一拍即合,正中下怀的事情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