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领域有它固有的规律存在,那种一蹴而就,短期内屈得显著成效,几乎不可能。
更何况,别人还会用各种各样的专利进行阻拦。
胡铭晨飞往明珠,陈雪胜和鲍勃等人亲自来机场迎接他。
“你们应该初步接触过,对方的要求是什么?”上了车,胡铭晨就问。
“对方希望我们出资两百五十亿,可以拿到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权,同时,还希望我们可以做人才的交流以及技术的共享。实际上,在专业领域,他们比我们要厉害,起码半导体设备方面,我们远不如他们的沉甸。”陈雪胜道。
“胡先生,我个人感觉我们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投资。”鲍勃看起来意见与陈雪胜有所不同。
或许这才是真正需要胡铭晨出面做拍板定夺的原因。
“为何?”胡铭晨问道。
“因为划不来,东方微电子这家公司,在球来说,顶多算是二流企业,他们虽然已经成立和研发了十几二十年,但是,进展着实不算好。从成本角度说,我们也没必要做这样的事,目前,只要肯给钱,完从欧洲购买到最新的二十八纳米光刻机,一台设备一亿美金,两百五十亿,我们可以买到几十台那样的设备。此外,这还只是目前的情况,要是以后还需要追加投资,我们付出的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科技系统整合项目,远不是一家公司可以搞定的,在西方,也是集合了多个国家的多家企业才整合出来。”鲍勃说出了他的理由。
如果从纯商业角度说,鲍勃的这个说法并没有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