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见蔡京难得跟华榉意见一样,心里很高兴,问道:“太师也觉得周、王二人合适?”
蔡京说道:“周大霄为以故御史中丞周正之子,在外放之前曾在多个部衙任职,做事颇有其父的风范。
王讳之父乃是三十年前在与西夏交战中英勇战死的王辛烈将军,王讳其时年幼,是其母将他养大,为人品行端正,做事认真。
就老臣目前所知道的情况,他们二人在任职期间从未犯过错,的确是最适合担任的人选。”
“可是王卿家和韩卿家不是说他们造成过冤假错案吗?”徽宗问道。
蔡京轻笑了两声,说道:“这个事情老臣最清楚。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当时吏部有个主簿叫刘据,他跟周大霄和王讳有怨,想报复他们,所以就故意在他们的履历中编杜撰了造成冤假错案的事。
后来这事被已故原吏部尚书潘晨光发现,便将刘据送到了刑部问罪,被判流放到岭南。
当时韩大人还在外地任职,因此对此事不清楚。
老臣估计,应该是当年那本被刘据加了杜撰事件的履历,吏部的人忘了消毁。韩大人接任吏部尚书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已经作废的履历,而当年知道这事的吏部的官员又全都调到外地任职,没有人告诉他真相,所以才误以为周、王二人真的造成过冤假错案。”
说完,他转身看了一下韩荣启,说道:“韩尚书,周大霄、王讳的确没有问题,你看的关于他们两人的履历是作废了的,回去赶紧把真的履历找到,把作废的烧了,免得以后再闹误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