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本身就是忽悠大师,他才不会被吉野仁忽悠住。
创新是好事,可抄袭的好处也不可忽视。
这没什么可害臊的。
周不器早就跟周绍宁说过,做手机的时候,如果某些方面拿捏不定,不好做选择,那就看看。
&怎么选,就怎么做。
不是因为做得好才去抄,就算做得很垃圾也要抄。因为靠着自身的品牌和影响力已经把新功能、新设计的市场教育做起来了,跟风去做,更容易获得市场的理解。
跟选得不一样,即便是更好的方案,可一旦这是一块未被教育的市场,就一定是小众,就会销量受阻。
后期的时候,苹果也发现了,自己辛辛苦苦教育起来的市场,都被同行们沾光了,他也不搞了。让安卓系的手机去搞,让他们去培养市场。市场成熟了,他们再去模仿、跟进。
发现周大老板似乎对这个行业很了解,吉野仁多少有些尴尬,给出的第二点理由很勉强:“3G功能机时代,日本国内厂商开发手机时对运营商言听计从,从硬件规格、设计开发到软件服务皆是如此。运营商还一手掌控着手机的销售渠道,卖什么手机,怎么卖,都得看运营商的脸色。可是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厂商面向的不是运营商了,而是操作系统,就会有转型的阵痛。”
相比之下,陈东作为手机的普通用户,提出的角度才更准确,他说道:“我觉得还是用户习惯。体验方面,触屏手机不能像键盘手机那样方便地输入、复制粘贴,对于重视效率的用户来说,似乎不如键盘方便。日本的手机厂商,好像还在做这种方向性的选择。”
周不器一挥手,“智能手机才是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