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报》面世之前,大多数消息都来自口口相传,以及官府张贴的告示。
前者真假难辨,消息鱼龙混杂。
后者虽然有官府背书,但时效性很差,并且所布告之事也大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无关。
毕竟官府告示总不会说些江湖上的花边新闻,以及各地物价之类的东西。
如此一来,《京报》便成了消息最全面、最及时、最可靠的存在。
很多百姓已经养成了每日读报听报的习惯,而《京报》所报道的事情不论大小,最后也都能被验证为真。
长久以往,这便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公信力,并且其“权威”甚至已经大大超过了官府和朝廷。
“政府”的权威甚至比不过一家“民间”书坊。
魏长天和李阳自然乐得见到这种场面,但肯定也有不少人不愿意看到。
就比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