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缓缓翻阅,沈清茗开始解释:“去年黑龙镇发生了水灾,除了个别地势较高的村子幸免,大部分村庄毁于一旦,无数人流离失所。然而早在洪水泛lAn之前,便有百姓意识到河水将会泛lAn的问题,就连张大人也意识到,但苦于声势较小,朝廷未重视,直至河水冲出堤坝,这份奏折才传至陛下耳中。”
皇帝皱着眉,满朝官员也不敢吱声。
“消息传至圣听本就慢,若再无未雨绸缪之措施,此类天灾便会不断的重复上演,致使百姓陷入永无止境的绝境当中。民nV意识到此困境,在洪灾爆发前便引导全村在河坝处加固,这才挽救村子于危难,后来幸得张大人听从愚妇们的提议,一边赈济饥荒,一边组织难民开荒修渠,不仅省了费用,还为难民提供了生计,现在他们都在自己亲手开出的土地上安家了。”
张县令得意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她的话。
“朕已听张Ai卿和刘Ai卿提过此事,一笔钱用在两处,能节约开支。”
“此法名曰以工代赈,今后应对任何灾荒陛下均可把事结合起来运作,可以省不少财用。”
“准。”
史官飞快的记录沈清茗说的每一句话,沈清茗见他们有些跟不上,便特意放慢了语速:“遭遇天灾,官府断不能像以前那般放之任之,得有未雨绸缪之措施,组织灾民灾前撤离,或灾后重建,这都需要官员去考量。”
“即便有以工代赈之法,可全国每天都有大大小小数百件灾情,若全都防范未然,这里头的财用着实不小。”
“但凡遇上天灾,Si伤者多为老弱妇孺,少则Si伤千余,多则成千上万,人去楼空。在以往,大洋的彼岸有个国家因着不重视灾难,Si伤过多,进而爆发了瘟疫,全国人口Si伤将近一半,若这样的后果发生在大汉,民人Si伤如此之多,届时还谈什么财用呢?”
沈清茗也学了当初龙卿“为自己造势”的那一套,搬出了大洋彼岸的国家来为自己的说法立根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