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49京城户口 (3 / 6)

作者:粼若皓月 最后更新:2024/12/8 13:05:30
        “这么说来他们的孩子岂不是一出生就b你们好了?”沈清茗b划了个上下的动作:“毕竟他们生在天子脚下,骑在你们肩上的,生来就b你们高。”

        “那还用说?”

        ……

        沈清茗和龙卿皆怔怵,就像汉代的关内与关外,关内和关外名义上只是一线之隔,但百姓的生活天差地别。这里简陋且充满了原始的气息,若非事先知道这里距离京城也就不到百里,可能初见的人会认为这里是贫民窟。

        这个村子的困境使龙卿想起了发生在汉代的一件乐事,传闻有一汉代的老汉住在关外,但他的家离关内不到几里,每天见关内百姓收受朝廷的福祉都只能g羡慕,后来汉武帝重新划分关内关外界限,关内整T东移,恰好把老汉的家也划进了关内,老汉的家境顿时扶摇直上,家财日益增长,仅十年就远远甩开了关外的邻居。这故事引起了许多人深思,人们开始质疑普通人的努力到底有什么作用?

        户籍制度造成的不公在原理上,和公家与私家工厂对员工福利上的不公是一样的。生在京城的百姓与有幸吃公家饭的员工一样,他们背靠权势的大手,享有区别于别的百姓的福祉,但他们的福祉本质上也是那只大手从别的地方夺过来的。

        生产者之间的异化会从根本上让“人人当家作主”沦为虚晃的口号,遭遇不公的百姓只会叹息没能生在好地方,而生在好地方的百姓也只会庆幸生在好地方,从而不约而同的忽视了异化产生的原因。面对强权,人们想的不再是如何抗争,而是想着如何逃离或者寻求强权的庇护——无论是吃上公家饭还是乔迁户籍,普通人寻求生存的庇护正在历史上频繁的上演着。

        如何让百姓的思想从“去地主家抢东西”变成“去地主家夺回自己的东西”,这会是开启民智的关键因素,只是龙卿认为这种思想目前还是仅限于在偏远的小山村好一些,不然传到皇帝耳中,她和沈清茗会被揪出来杀掉,而与她们一丘之貉的张县令等官员也会被揪出来满门抄斩。

        “你们不觉得不公平吗?大家都是务农的,都是靠这片土地吃饭,他们也并无有什么位高权重的亲戚,仅仅因为他们祖上住在京城,他们就能坐享优待。”

        说着,龙卿有意使了个愈加深意的眼神,老头浑浊的目光怔了一下,充满褶皱的面部肌肤因为那抹憨笑而更加深壑了:“那又能如何呢?谁叫人家的祖宗有眼光,赶早就迁到那边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