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们只觉得刚刚收回去的汗,在这个瞬间又冒了出来,在心中暗暗叫苦。
看完题目,权墨冼默了几息,竟然闭上眼睛开始沉思起来。这个举动,惹得吴尚书连连看了他好几眼。
他在会试时一举夺了会元,又是乡试的贡元,吴尚书对他很是熟悉。这个题目很难,在场多半的考生能中规中矩的答出来就不错。但对他,吴尚书抱着一定的期望。
然而在这样庄重的场合,他竟然闭上了眼睛!他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未免也太过托大了。吴尚书的眉头皱了几下,才移开眼睛看向别的学子。
这次殿试的规模,可称得上是高芒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
通常情况下,殿试名额不会超过二十人。先帝取士时,曾经扩大到了五十名。对皇帝来说,只需要在会试中最优秀的人之间进行考试,就已足矣。
但庆隆帝却不一样,他手段强硬,定下了一百名进士参加殿试,无人敢置喙。
这虽然与祖宗惯例不同,但一来没必要在这一点上跟皇帝较劲;二来庆隆帝登基之后,从上到下的官员体系中,都有不少缺额,常常一人身兼数职。扩大规模,正有利于官员的补充。
说起缺额的原因,不少官员便会后颈发凉。庆隆元年,菜市口流的鲜血,仍然记忆犹新。连着三天,刑场上砍掉的人头堆积成山。任你是如何风光的权贵重臣,在那一刻都用死亡品尝了失败的滋味。
庆隆帝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逐一扫过场中的考生,见到闭目的权墨冼,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微笑。这个年轻人,不愧他贡元会元的称号,心性展现出了难得的沉稳。
殿试,以三个时辰为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