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那人穿着一身深灰冲锋衣,护膝和登山靴上沾着明显的泥渍,仿佛刚从水泽深处走出。他体型高大,魁梧健壮,眉骨凌厉,黑发微湿,目光沉静。他身后是一个小小科研团队,四五人左右,有男有女,服装统一,背着采样器械和地图资料,有的脸颊晒得发红,有的还在用小本记笔记。
一群人从科学意义上走来,穿越芦苇和野地,仿佛是湿地真正的守门人。
男人停在众人面前,语调干净有力:“大家好。我是徐兮衡,生态学博士,目前担任北望湿地生态恢复项目的总负责人。”他抬手略微指了下身后的科研组,“这是我团队的几位同事和研究生,他们会在接下来的几期中配合拍摄任务,提供专业支持,也会负责各位的基本安全。”
众人一时间收敛了些许玩笑。
徐兮衡站得笔直,眼神平静,举止克制,却不自觉带出一种令人生出敬意的锋芒。他不像常见的学者那样拘谨,也不像艺人那样外放,他的存在感更像是一块安静却坚硬的岩石,藏在水底,支撑着整片湿地不被塌陷。
伏苓在众人身后抬眼,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随后便抬步走出队列。
“徐博士。”
她轻声开口,步伐从容,神情明亮,站在他面前自然地伸出手,“我一直是您的粉丝。”
空气忽然像被细雨润湿一般安静了一秒。
伏苓脸上带着极真诚的笑意,声音不高,却非常清晰:“从您还在红山沙地项目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您了,那时候生态观测年报我每年都找来看一遍。尤其那年您写湿地不是‘废地’,而是‘被压低的灵魂地貌’,我一直记得。”她顿了顿,又认真道,“我特别感激您和您的团队做的事。这片地方太美了,值得更好地被看见。而您……在这片湿地里,整个人都像在发光。”
她说得自然,毫无羞涩,也无一丝做作,就像是一个真正的粉丝在见到自己偶像时最真挚的表达,只是这粉丝——刚刚拿下了演艺圈最重的奖项,是全网公认的“不可高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