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明军的最大麻烦。按照这些向导提供的线索,阿拉伯半岛上的绿洲虽然不少,不过,却没有一个绿洲能够为一支三万多人的军队提供足够的水源。虽然,当时南下的第二十一军,第二十二军都是轻装骑兵军(加强了一个炮兵团),而近卫军也将只带一个炮兵团上路,这可以适当的控制住军队的规模。但是,毫无疑问的,这些原本仅供各往商旅,以及路过的部落落脚的绿洲,没有足够的水资源来保证三万多官兵,还有数万匹战马的需要。另外,在沙漠中前进也极容易迷路,如果失去了方向的话,那么几万军队就很有可能回不来了。
可以说,沙漠与高原,这两种地形是当时军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沙漠中出了缺水之外,高温,炎热,以及沙暴,这些都是军队的最大威胁,这甚至远远的超过了敌人军队的威胁。不过,朱祁钰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就不会轻易的改变了。
在向导把绿洲分布图绘制出来之后,第二十一军就首先出发了。马寿成这个急性子将军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在他一得到批准之后,就立即率领第二十一军上路了。两日后,准备充足的第二十二军在李天长的率领下也上路了。最后一个出发的是近卫军,当然朱祁钰也带着侍卫团的五百官兵在近卫军中。
即使是在数百年之后,沙漠地区仍然是环境最为恶劣的作战地区。可以想像,当时朱祁钰率领十多万帝国军人进入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时,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很多问题,困难,是在军队上路之前所没有办法考虑到的。比如说,当军队在沙漠里行进了数日之后,因为高温,酷热,再加上缺水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官兵内火上升,光是生疮等以前根本就不受到重视的伤病都成为了军队的大患。另外,炎热,干燥的气候还极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即使是体力再好的军人,长期持续下来,都吃不消。
最大的麻烦还是水,虽然有向导绘制的绿洲分布图,而且沿途,朱祁钰都在尽量让部队寻找水源。不过,绿洲的数量是有限的,要满足近卫军近四万官兵(很多非战斗性部队,以及一个炮兵团都留在了后方)的需要,任何一个绿洲都是办不到的。在很多时候,近卫军不得不分散前进,以师为编制活动,尽量多占领绿洲,以得到足够的水。
战马的疲惫问题也非常严重。朱祁钰在出发之前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用比较耐旱的阿拉伯马代替明军原来的战马,而明帝国培养出来的良种战马在耐旱方面确实不怎么样。结果,近卫军在到达麦加之前,就已经有两千多匹战马倒毙。虽然,近卫军在出发的时候准备了一批多余的战马,不过,战马如果大量死亡的话,这必然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在出发之后五日,朱祁钰不得不下令放慢了行军速度,并且派遣出了以团为规模的部队前去寻找水源,并且把水带回来。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了第二十二军中间,李天长虽然很想加快推进速度,不过,他不得不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不下滑,而让部队放慢了速度。相反,沿着海岸线前进的第二十一军的问题还不算严重,虽然马寿成的指挥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阿拉伯半岛靠近波斯湾的地区,水源本身就比较充足,所以第二十一军的日子要比其他两路军队好过得多,前进的速度也快得多。
相对而言,那些阿拉伯游牧民族的威胁反而不大。在头五日,近卫军并没有遭到袭击,也没有与敌人交战。虽然,也有不少的阿拉伯人出现在军团附近,不过,这些阿拉伯的骑兵显然都是执行侦察任务的,根本就没有要与帝国军队作战的想法。而好几日,近卫军的侦察部队也在路上发现了有大股骑兵活动时留下的痕迹,不过,却一直没有与大股敌人遭遇。
“该死的!”梁岳这个猛男都不禁诅咒了起来,“陛下,前面不远处就是附近最大的绿洲了,我们要把周围的军队集中过来吗?”
朱祁钰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虽然他是帝国皇帝,但是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他从来就不会给自己特殊的待遇。就如同其他的军人一样,朱祁钰穿戴的都是作战时的铠甲,可以说,他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要比对其他军人的要求更为严格。而他的这一行为,实际上也给近卫军的官兵施加了无形的压力,让近卫军的官兵不得不严厉要求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