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2章 东瀛平叛 混乱 (2 / 5)

作者:闪烁 最后更新:2021/11/28 15:37:59
        “琉球国王要求将日本屋久岛以南的日本岛屿全都划归琉球王国。”

        “他们还真知道趁火打劫!”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没问题,可以答应这个要求,今后以屋久岛为界,以南的岛屿都归琉球王国。对了,之前这些岛屿也属于琉球王国的吧?”

        何山点了点头,把朱祁钰不太了解的一段历史讲了出来。原来,最初,大隅诸岛都属于琉球王国,后来日寇占领了这些岛屿,并且击败了琉球王国的军队。在琉球王国内乱的时候,日寇与琉球伪王签订了条约,吞并了大隅诸岛。不过,琉球现在的国王一直没有承认这一条约,明帝国也暗中支持琉球王国的领土要求。这次,日寇叛乱,琉球国王抓住了明军平叛的机会,提出了收回这些领土的要求。

        听完了何山的讲述之后,朱祁钰说道:“那么,等我们平定了日本叛乱之后,就让日本与琉球王国签署条约,正式确定这些岛屿的归属权。不过,现在朕最需要的是知道日本的情况,这两个多月,朕一直不太了解日本的情况,还望何大人给朕讲解一下。”

        “陛下客气了,这是臣的职责。”何山略微迟疑了一下,开始向朱祁钰讲述日本发生叛乱的过程,以及叛乱之后,日本的局势。

        与之前朱祁钰获得的消息一样,日本叛乱的根源很深。当初,明军东征战胜了日本之后,迫使日本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也就是《马关条约》(这不是一份单一的条约,分成了很多份有详细内容的条约,因此《马关条约》是一个统称)。从表面上看,明帝国战胜了日本,并且将日本变成了帝国的附属国,在日本扶持起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政权,而原本在日本拥有实际权利的西军与东军则隶属于中央政权。不过,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体制,日本并没有因此而彻底的战败。可以说,《马关条约》仅仅只是一次休战性质的条约,日寇一直没有放弃过要摆脱明帝国的统治,要战胜明帝国的妄想。

        东征结束之后,朱祁钰只留下了三个军,大概十万军队驻守日本。其中,驻守京都,为日本天皇拱卫京城的是第一军,而驻扎在关东平原,为日本王朱祁镇守卫江户的是第五军。另外,第八军负责守卫明帝国在日本的十多处据点与军事基地。可以说,十万兵力非常有限,而且兵力极为分散。仅以江户为例,驻扎在此地的明军总兵力不足两万人,其中只有一个步兵师是防御主力。

        三年多内,明帝国先后向日本出售了数以亿计的军火(全都是现金交易,这原本也是榨取日本财富的一种手段)。根据战后统计,三年多时间内,仅军火出售一项,明帝国就从日本获得了至少两亿五千万两白银。而这还没有将那些以货易货的军火买卖计算在其中。虽然,这两亿多两白银,以及用军火换来的大量物资为帝国国内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并且让帝国的军火工厂能够持续运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帝国国库提供了大笔的收入。仅保守估计,三年多时间之内,帝国国库收入中,就至少有两千八百万两白银与对日军火贸易有关系,其中包括了进出口关税,以及工厂的工业税!不过,这也为日本的叛乱提供了物质基础,或者说,是在变向的为日本叛乱份子提供武装。

        按照朱祁钰制定的政策,出售给日本的军火都是明军淘汰下来的最差的那一部分。朱祁钰不是不知道日本是个威胁,这个狼子野心不死的国家,只要还在喘气,那对明帝国就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不过,帝国发展确实需要资源,需要资金,不然,朱祁钰也不会急于去征服南洋,控制南洋的市场与资源,更不会率舰队杀入西洋,发动西征了。为了防止日本坐大,或者说,防止明军先进的武器装备落入到未来的敌人手里,朱祁钰早就制定了严格的军火出口规定,而这其中,对日本的军火出口管制是最为严格的。

        自京城保卫战之后,明军的装备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武器的改进速度也很快。短短数年时间之内,帝国陆军就更换了三次装备。显然,那些被替换下来的老旧装备不可能再提供给明军使用,如果全都废弃掉的话,那又太可惜了。处理这些武器装备的最好办法就是贩卖到国外去,还可以为帝国创造巨额的贸易收入。而朱祁钰也早就跟帝国军火商人达成了协议,商人贩卖的军火收入的一半将用来补贴帝国军队换装的花费。也就是说,明帝国其实是在利用出口军火的收入来为自己的军队提供更好的武装,换句话说,就是在用别人的钱武装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