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CAN总线 (2 / 3)

作者:梦中行走的猪 最后更新:2025/8/18 16:34:54
        除了协议外,它也规定了最高至1mbps波特率时的物理层。同时,在国际标准iso11519-2中也规定了数据传输中的容错方法。1995年,国际标准iso11898进行了扩展,以附录的形式说明了29位标识符。

        但令人伤心的是,所有出版的规范均包含错误或者不完整。因此,为避免出现不兼容的应用,博世公司一直在进行验证芯片是否基于博世的参考模型的工件。此外,几年来在wrenz教授领导下,位于德国的---大学进行的一致性测试,测试模式基于国际标准测试规范-----iso16845。

        在修订的规范正在标准化中。iso11898-1称为“数据链路层”,iso11898-2称为“非容错物理层”,iso11898-3称为“容错物理层”。国际标准iso11992卡车和拖车接口和iso11783农业和森林机械都在美国标准j1939的基础上定义了基于应用的子协议,但是它们并不完整。

        尽管当初研究的起点是应用于客车系统,但的第一个市场应用却来自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在北欧,早已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在荷兰,电梯厂商kone使用总线。瑞士工程办公室已建议将应用至一些纺织机械厂,并由他们提供机器的通讯协议。

        这一领域中,在的领导下,公司建立了“纺织机械用户集团”。到1989年,他们已研究出通讯原理,并于1990年早期帮助建立“”开发环境。

        尽管并不是一种基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但它被认为是基于的高层协议的原型。在荷兰,医疗系统决定使用构成x光机的内部网络,成为的工业用户。主要由发表的“报文规范——pms”提出了网络的第一个应用层。来自德国大学教授博士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管理公司现在更名为公司,并开发出一个类似的方案。

        不管如何,第一个高层协议正在形成。大多数的先行者使用单片电路的方法,通讯功能、网络管理、应用代码组合在同一个软件之中。即使一些用户有较多的标准模块可供利用,但面对所有的解决方案,他们也一定存在着缺陷。

        而在1990年的早些时候,开始筹划成立一个用户组织,从而将不同的解决方案标准化。在1992年初的几个月里,当时杂志的主管出版社:将用户和厂商集中在一起,讨论建立一个促进技术发展的中立平台,同时也针对串行总线市场进行分析。1992年5月,”用户集团正式成立。仅在几个星期后,cia即发表了第一份技术杂志,那是关于物理层的。

        &推荐仅使用遵循iso11898的收发器。到现在为止,在当时的网络中使用非常普遍但并不兼容的rs-485收发器已基本消失,尽管它也是厂商提供的。cia的首批任务之一是规定的应用层。根据医疗系统所提供的内容,依靠其余cia会员的协助,cal——“应用层”也称为“绿皮书”诞生了。在制定应用规范时,cia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进行专家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从1994年起,cia每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icc。

        另外一个理论的方法是借鉴于l**,一个农业的交通工具协会。在1980年晚些时候开始,一个基于的农业交通工具总线系统lbs被制定出。但在工作最终完成前,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决定改向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