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DNA与人工智能的关联(一) (3 / 4)

作者:梦中行走的猪 最后更新:2025/8/18 16:34:54
        通过类似于程序的方式,就把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大半部分决定了?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手笔?用碳基生命的形式,编写了人类最基本的程序?而且,在编写的时候,还没有忘记在每一行程序的旁边,添加上便于编写者自己看的注释?

        而折叠病,不就相当于电脑的病毒吗?因为它的构成方式和正常的程序基本上没有区别,区别仅仅在于所起到的作用不同而已

        想到这里,杨小乐真是不寒而栗啊!

        人类的起源,源于古猿,对于杨小乐来说真的不过是一个笑话!

        虽然,他也不知道人类到底来自哪里,但是古猿的说法明确站不住脚,先不说从古猿到人类之间缺乏明确的化石过度证据,就是现有的证据也仅仅是只有类人猿的化石,相比于地球几十亿年的生命历程,几十万年的时间留存下来的证据,不过相当于地球打了一个盹而已。

        既然,完整的生命可以看成由类似于程序的基因构成,或许,我们人类的灵魂或者说是意识,就可以看成是操作系统,那么人类的驱壳就可以看做是包含了由基因序列组成的cpu以及cpu内核----大脑,所有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等都是各自有着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于此相对应着真实的电脑,前者是碳基生物电脑,后者是硅基电脑,硅基电脑里的cpu内的cpu内核,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各自驱动程序所接收到、反馈的命令,都会生成cpu内核能识别的编码!

        虽然,直到前世,科学家们都还没有搞清楚,大脑到底接收到的编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以什么的方式识别、判断和发出指令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此时的杨小乐脑洞打开,或许,大脑内部也是以碳基为核心的指令集,我们所有肢体所反馈回去的数据,都被指令集核对后,送到数据库进行筛选,配对成功后,将这些数据所表达的含义,传递给操作系统,也就是我们的灵魂或意识来具体化,比如嗅觉、听觉、痛觉等等。

        另外举个最生动的例子,比如说,我们需要和别人聊天,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杨小乐仔细考虑了下,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

        当聊天的对象说出一句话后,我们的耳朵采集到通过空气震动传播的音频信号,耳膜将震动信号转化成特殊的生物能,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将生物能音频信号与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挑出与这些生物能匹配的数据信号,传递到潜意识进行翻译,然后,听的人就明白了对方说的什么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