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七章 语言学习(二) (2 / 4)

作者:梦中行走的猪 最后更新:2025/8/18 16:34:54
        现在是70年代,正是西德人大量需要外来务工人员的特殊时期,所以,无论是对签证还是关于入学考试的dsh,都远没有前世后期那么严格,尽管不严格,但是,对于确定的规矩----考试,呆板的德国人是一丝不苟地执行着的,也永远不要想着花点钱、送点礼就可以蒙混过关了。

        因为负责考试审核颁发‘语言证明’的并不是校方的某一个人,而是,dsh由学校提供考核,则由‘学术考试开发协会’负责,想作假不可能,除非你能发现有一天在德国生产的大众汽车质量突然变得如同弯弯岛一个级别时,才有可能发生。

        因为,德国人永远认为学习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任何的投机取巧都是不可取巧的,他们为此制定了很多标准,一如德国标准局充斥在德国生活、文化氛围里的数以万记的标准供德国良民遵守一样。

        因此,德国的大学语言班的课程安排非常应试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小乐所在的班上一共有16个学生,只有三个老师。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法国和德国。

        这让杨小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德国大学语言班的老师还有外国人,恰如你跑到英国去留学,教你英文的居然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师一样奇怪。

        直到杨小乐快要从这个语言班离开的时候,杨小乐才知道,如果没有另两位外籍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很可能达不到自己现在预期的效果。

        原因很简单,只有外国老师才知道应该如何学德语,因为,她们当时就是这样用自己教授的方法学上来的。

        很奇怪的是,这三个老师都是美女,不同国家韵味的美女,让这枯燥的学习,总算多了一丝赏心悦目的美景,尤其是负责德语的老师,居然是自己以前在私人语言班的老师,直到后来熟悉了,才知道她在那儿利用空闲时间兼职,正以为熟悉了,才让杨小乐不得不感叹。

        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每年还得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处旅游,不愧是二战之后成长起来的德国女人,简直可以当真正的半边天来用!

        因此,这三个美女老师在这个班上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俄罗斯老师讲语法,法国老师讲,德国老师教听力和口语。

        语法部分在前世是公认华语学生比较强的一项,所以俄罗斯老师比较关注这个班上唯一的、每天带着帽子很神秘的东方学生-----杨小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