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的翻译前期过程中,杨小乐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么一条规律。
在德文中的一段复杂句中,看完前句你不能明白它要说的意思,通常要看完后半句才能明白整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一旦看到这种句子出现,杨小乐都是直接看句尾的动词是啥,因为这些句子都是把动词全放后面,而且还是倒着放,比如之类的。。。这些天杀的复杂句对照同时出现的英文资料看了3-4遍才发现点规律,原来,德语也是有定语从句的!
因此,杨小乐就经常会看到逗号后面来个die的单词,然后后面再加上是形容词,跟英语的很像!
根据这一规律,杨小乐在网上下载了专业的德语科技词典,然后,动手编写了一个很简陋的德译汉的软件,这个简陋的软件,只能帮助杨小乐翻译出大致的意思,但是至少也比网上免费的翻译软件靠谱得多,只有,当翻译出来得文字造成了杨小乐理解的障碍之后,杨小乐才会亲自动手比照字典,按照句子,逐一的承上启下的翻译。
于此同时,杨小乐也获得了大量的日文技术资料,不过,在看到日本那任意纵横的文字之后,杨小乐当时有点退缩了,尼玛一大堆象形文字中偶尔夹杂几个繁体中文字,就算想去翻译,短时间内要把字典玩转也够呛啊!
于是,杨小乐只得下载相同的英文资料,心想凭借自己的英文功底,翻译这些资料甚至都不用动笔了,直接当中文就可以了。
哪曾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大跳,通行世界的英语在日本这个奇葩的国家,居然也得到了变形的机会了。它们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日式英语,就像在美国也有美式英语一样。
日式英文规定了英文词的日语音译规则,这样一来,它与英文的发音有时没有区别,有时有着太大的区别,因此英语国家的人听日式英文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反之亦然。
既然嘴里说着这样醉人的英语,那么,自然而然的反应在书写上,也是同样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