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舟连忙把身子凑近一点,大丞相的课啊,不听白不听。
景霖轻轻说道:“商路不仅是商路,也是我大淮的通天路。”
宋云舟道:“为何?”
“央国不过我半个淮国大,就算那里的子民都勇猛好战,人数与人数还是制胜的关键。”景霖解释道,“央国顶多只能割去我大淮部分领土,来日我淮国休养生息,韬光养晦后,依旧能将其夺回来。由此,这商路从近处看,只是一条促进他我两国商行的道路,实则我大淮名声打出,千古文明顺着这商路一路行至央国,多少会改变央国对我大淮的认知。”
宋云舟低声惊呼:“这还是条长远线。”
景霖对这种一提点就懂的学子非常欣慰,这剩下的就不必多言。
待日子长久,央国子民与淮国子民能相处融洽。届时如若淮军要攻下央军,也不愁会激起群众猛烈反抗了。
还是那句,人数制胜。大淮如今未对央军实行猛攻策略,不过是时机未到。此时的皇上驾驭不住这场战役,但说不定,以后的大淮皇帝可以。
何况虽然两国为邻国,中间防线却是漫沙尘土,能利用便利用,也别让这块地浪费了。
这是条埋伏已久的线,人心难破,需要日积月累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