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就打这来的。
侧面留一个出风口,用铁筒子伸进灶坑里面鼓气儿。
风匣里面呢,主要是用来拉拽的把手,通过两根木条,伸到风匣外面,再接一个竖直向下的木头把,这个就是把手了。
木条的另一端,则连接着长方形的木板,周围还要摞上鸡毛,并且绑扎紧实,绑鸡毛主要是为了密封,就像活塞似的。
最后,整个箱体内部还要打一层蜡,拉动的时候,光溜溜的,比较省力。
最好呢,上部的几块木板中,还有留一块能够随拔随插的活板儿,免得风箱里面出现什么问题,把这块木板抽出来,就能把手伸到风箱里面进行修理。
等大伙都吃完饭,几位木匠师傅也做好了两个大风箱,抬到灶台旁边,检验一下成效。
灶台也稍加改造,捅了一个进风口,跟风箱连接。配套的,还要加一个铁箅子,盖在一个碗状的炉锅儿上。炉锅儿侧面也有个小圆空,这就是和风箱连接的。
“我来拉,我来拉!”小奴奴瞧着风匣就跟个大玩具似的,于是就坐在小板凳上,两只小手抓住把手,使劲往回拽。
结果当然是拽不动,又叫小李淳风来帮忙,俩人加起来才七、八岁,当然也拉不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