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一直到宋朝才得以改善,寒门才渐渐崛起。
此时高顺提前降低了书籍成本,对于世家无疑是一种威胁,只要南方开始有读书人,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势力崛起。
而高顺身为国子监祭酒,他只是名义上的指导,如今更是推陈出新,打算建立三座书院。
三座书院的建立,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其中北方一座,坐落在淮州加上国子监两座。
南方两座,分别坐落在建康和豫章,在全国选大儒入驻,接纳寒门学子进学。
高顺这一举动,也算是一种怀柔,陈地之内只要没有人造反,高顺就不会妄动刀兵。
甚至原有的一些官员都没动,只是改了官职,陈朝原有的一些大臣被带到建康,高顺一直忍着兴奋没找他们。
对于王朝更低,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是忠贞不二的,死节殉国的并不多,否则历史上有名的怎么会只有几个。
萧摩诃被高长恭打败后,直接被高长恭带走了,怎么处理的高顺也没问,估计不会轻易杀了。
而徐陵、裴忌、江总等陈国的大臣,高顺的选择非常简单,照着史书列传选,评价好的留下,评价不好的送回老家。
在那些发配的人里,不乏奸臣,但高顺之所以不杀他们,是怕吓到留下来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