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原称南方为南蛮,主要是南方一些地区不发达,地域歧视一直存在,甚至到了明清时期,南京也不如北京。
这其中与国都的位置有关,主要还是朝廷的态度,或者说是掌权者的态度。
皇帝历来不喜欢党争,可又无法真正避免,因为只要有权利就需要平衡,这一点毋庸置疑。
高顺让徐陵、袁宪入阁,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做出表率,欢迎南人为官。
另一方面就是平衡,限制魏长贤和阳休之的势力,防患于未然,毕竟内阁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只要没有什么方向性的大事,朝廷基本可以自主运行,内阁加上六部,再加上言官的监督体系,基本上处于平衡。
之前那几个弹劾高顺的言官,高顺都把他们发配到南方去了,明知道他们有二心,高顺也不惯他们毛病。
然而所谓的发配,并不是贬谪,陈国覆灭之后,朝廷吸收了许多南方官员,其中史书留名的就有二十多位。
从史书的评价看,这些人都算得上忠义之臣,有的还十分有能力,高顺岂能放过他们?
可即使如此,和你说朝廷原本的官员比数量还是太少,虽然有心平衡比例,可一时间也找不出太多人。
而南方那边,也不能让他们独立,朝廷派出了不少官员,可比例依旧不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