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齐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发展生产,成为当时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因为裴蕴曾经做过刺史,对其中的内情比较清楚,于是他上疏,提出了一整套核实户口的措施。
他奏请采取的“貌阅法”,也就是说,每个户口均由官司检阅,与本人核实,这样,不但性别、年龄能够落实,人数也比较可靠。
为了贯彻这些措施,他还规定:“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
又规定了奖励告发的办法:凡有户口漏报者,告发者只要“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
这些措施付诸实施后,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结果“计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南方的隐藏人口都被找了出来。
在此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按人查对户口的“貌阅法”,确是一项有利于核实人口、促进生产的政策。
尽管裴蕴提出这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客观上对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实力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此高顺很满意,向大臣们道:“前代无好人,致此罔冒。
今进民户口皆从实者,全由裴蕴一人用心,古语云,得贤而治,验之信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