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从清军的高级官员将领中不难发现,此时的汉人在清军中已经不被信任了,唯一的一个汉人总督吴熊光还是阿桂的亲信。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黎汉明都有必胜的信心。
其实南方的仗打到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了。
“湖南这里的战事一结束,各兵团必须迅速光复南方其他各省,具体的部署如下:第六兵团在结束长沙的战事后,迅速挥师东进取江西,然后北上配合独立兵团和水路大军光复湖北、安徽的南岸各地;同时,第二兵团会在海军的配合下,沿海光复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你们的目标是包围江宁府。”
黎汉明相信,战事会结束得很快,为了不耽搁时间,他还是决定趁着战前把战后的部署提前给安排了下来。
“是!”李阿六闻言连忙敬了一个军礼后应道。
对于黎汉明的自信,李阿六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手中要不是兵力不足,他自认为仅凭他自己就能打败湖南的清军。
黎汉明点了点头后接着道:“第四兵团则迅速渡江北上,先取襄阳,然后又桐柏山取淮河一线,如有可能,最好再取徐州。”
汉中、襄阳以及徐州是南北兵家三大必争之地。
一般来说,北方政权南下一般有东、中、西三条线路,西线是西安-汉中-成都从而占领成都平原,再顺江而下;中线是洛阳-襄阳-荆州武汉占领江汉平原过长江或顺江而下;东线是开封-徐州-苏州杭州从而打下江南赋税重地。
古代战争隐患往往并非仅源于外,而多为内,尤其是王朝末期,经常发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的情况,所以除了内部边关要塞外,内部也就诞生了区域内的战略支点。如南北交界带上的徐州,无论是南方北伐,还是北方南征,地势平坦且山水相依的徐州都会成为兵家争夺的必然,所以就形成了国家内部的军事重镇之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