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开源组件的量化生产,是他这一世浸淫互联网这么多年,以及做了爱斯达参与了手机制造行业之后的自身理解。这可不是先知先觉,而是他的一种预期、一个计划。因为前世重生的时候,国内的汽车行业还没有成熟发展到这一步,那些大国企都还挺有竞争力。
可是看看曾经如日中天的中关村,就能有一些行业预期。
曾经的中关村,那真是国内科技巨头的摇篮。
后来诞生的这些互联网企业,因为出现的太晚了,都没资格去中关村抢地盘,都被挤到了五环之外。
可二三十年过去,当初中关村的那些响当当的名字……
除了已经股权结构转型成民企的联想,其他的那些现如今一个个都倒下了,都消失在了历史当中。连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这样的背靠着无数人才的标志性巨头,都不约而同的走向了破产重组的失败之路。
船大调头难。
要是这些传统大车企现在不赶紧转型,放弃对欧美车企的效仿,来学习国内民间的it产业的开源精神,等以后民间的那些新能源新势力行动起来了,他们再想跟进,那可能就真来不及了。
要是未来国内的这些国有大车企真的因为周不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而纷纷走向了没落……
这还真有不小的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