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5章 战后战略布置 (5 / 7)

作者:隐宗宗主 最后更新:2022/1/5 10:26:51
        如今的淮河、泗水等水系比现代要发达,水网发达对于北方来的军队而言是一个障碍,作为进攻方,复杂的水系避免了直面北方骑兵的冲击,同时可以从后方不断向支点要塞输送支援。

        如果让清军在江北站稳脚跟,大江南北隔江对峙,那么千里江防,处处都可能成为对方的突破口。

        处处设防,整条防线形同虚设,任何一处被突破,北军在南岸建立据点,则大江之险与我共有,长江防线,功亏一篑。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我朝之渡江,大体如此。

        对于这样一条超长的防线,唯一的应对策略是所谓纵深防御或弹性防御,以江北淮南为大战场。清军军一旦度过淮河,讨虏军主力便可以向长江北岸收缩,以逸待劳。

        对于度过淮河的清军而言,那时他们的补给线增长,水土气候瞬间改变,机动力下降,其侧翼又暴露在讨虏军威胁之下。

        而讨虏军可以充分利用淮南之地利人和,等待战机,在江淮间,或骚扰其补给线,或歼灭其有生力量。

        即使时局不利,讨虏军主力也可以暂过长江,避敌锋芒。这时,清军虽饮马长江,但仍需安抚淮南军镇、打造战船水师。

        而讨虏军则以空间换取了时间,可以重整兵马。

        “守江必守淮”,其实是说江淮一体,淮南江北的地利人和决不可失。

        控制了淮南地区,再往上,便是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